-
1 总 则
-
1.0.1 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,改善生态和景观,保证城市绿
-
1.0.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。
-
1.0.3 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、可持续发展
-
1.0.4 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,尚应符合国家现行
-
-
2 术 语
-
2.0.1 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space
-
2.0.2 季相 seasonal appearance
-
2.0.3 种植设计 planting design
-
2.0.4 古树名木 historical tree an
-
2.0.5 驳岸 revetment 保护水体岸边
-
2.0.6 土壤自然安息角 soil natural an
-
2.0.7 标高 elevation 以大地水准面
-
2.0.8 土方平衡 balance of cut and
-
2.0.9 护坡 slope protection
-
2.0.10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
-
2.0.11 汀步 steps over water
-
2.0.12 园林建筑 garden building
-
2.0.13 特种园林建筑 special garden
-
2.0.14 园林小品 small garden orna
-
2.0.15 绿墙 green wall 用枝叶茂
-
2.0.16 假山 rockwork,artificial
-
2.0.17 塑石 man-made rockery
-
2.0.18 标识 sign or marker
-
2.0.19
-
2.0.19A
-
2.0.19B
-
2.0.19C
-
2.0.19D
-
2.0.19E
-
-
3 基本规定
-
3.0.1 城市绿地设计内容应包括:总体设计、单项设计、单
-
3.0.2 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,
-
3.0.3 城市绿地总体设计应符合绿地功能要求,因地制宜,
-
3.0.4 城市绿地设计应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,提倡对原有生
-
3.0.5 城市绿地布局宜多样统一,简洁而不单调,各分区间
-
3.0.6 不同性质、类型的城市绿地内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占用
-
3.0.7 城市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、利用。如因特殊需
-
3.0.8 城市绿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必须原地保留。
-
3.0.9 城市绿地的建筑应与环境协调,并符合以下规定:
-
3.0.10 城市开放绿地的出入口、主要道路、主要建筑等应
-
3.0.11 地震烈度6度以上(含6度)的地区,城市开放绿
-
3.0.12 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
-
3.0.13 城市开放绿地应按游人行为规律和分布密度,设置
-
3.0.14 城市绿地设计宜选用环保材料,宜采取节能措施,
-
3.0.15 城市绿地的设计宜采用源头径流控制设施,满足城
-
3.0.15A
-
-
4 竖向设计
-
4.0.1 城市绿地的竖向设计应以总体设计布局及控制高程为
-
4.0.2 竖向设计应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,有利于雨水的
-
4.0.3 基地内原有的地形地貌、植被、水系宜保护、利用,
-
4.0.4 对原地表层适宜栽植的土壤,应加以保护并有效利用
-
4.0.5 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,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,
-
4.0.6 绿地内山坡、谷地等地形必须保持稳定。当土坡超过
-
4.0.7 土山堆置高度应与堆置范围相适应,并应做承载力计
-
4.0.8 若用填充物堆置土山时,其上部覆盖土厚度应符合植
-
4.0.9 绿地中的水体应有充足的水源和水量,除雨、雪、地
-
4.0.10 水体深度应随不同要求而定,栽植水生植物及营造
-
4.0.11 城市开放绿地内,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
-
4.0.12 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不得
-
4.0.13 水体应以原土构筑池底并采用种植水生植物、养鱼
-
4.0.14 水体的驳岸、护坡,应确保稳定、安全,并宜栽种
-
-
5 种植设计
-
5.0.1 种植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的要求为依据
-
5.0.2 设有生物滞留设施的城市绿地,应栽植耐水湿的植物。
-
5.0.3 种植设计中当选用外界引入新植物种类(品种)时,
-
5.0.4 设计复层种植时,上下层植物应符合生态习性要求,
-
5.0.5 应根据场地气候条件、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
-
5.0.6 种植配置应符合生态、游憩、景观等功能要求,并便
-
5.0.7 植物种植设计应体现整体与局部、统一与变化、主景
-
5.0.8 种植设计应以乔木为主,并以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
-
5.0.9 基地内原有生长较好的植物,应予保留并组合成景。
-
5.0.10 种植设计应有近、远期不同的植物景观要求。重要
-
5.0.11 城市绿地的停车场宜配植庇荫乔木、绿化隔离带,
-
5.0.12 儿童游乐区严禁配置有毒、有刺等易对儿童造成伤
-
5.0.13 屋顶绿化应根据屋面及建筑整体的允许荷载和防渗
-
5.0.14 屋顶绿化的土壤应采用轻型介质,其底层应设置性
-
5.0.15 屋顶绿化乔木栽植位置应设在柱顶或梁上,并采取
-
5.0.16 屋顶绿化应选择喜光、抗风、抗逆性强的植物。
-
5.0.17 开山筑路而形成的裸露坡面,可喷播草籽或设置攀
-
-
6 道路、桥梁
-
6.1 道 路
-
6.1.1 城市绿地内道路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为依据,按游
-
6.1.2 城市绿地应设2个或2个以上出入口,出入口的选址
-
6.1.3 绿地的主路应构成环道,并可通行机动车。主路宽度
-
6.1.4 绿地内道路应随地形曲直、起伏。主路纵坡不宜大于
-
6.1.5 城市绿地内的道路应优先采用透水、透气型铺装材料
-
6.1.5A 湿陷性黄土与冰冻地区的铺装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
-
6.1.6 依山或傍水且对游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,应设置安
-
-
6.2 桥 梁
-
6.2.1 桥梁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布局为依据,与周边环境
-
6.2.2 考虑重车较少,通行机动车的桥梁应按公路二级荷载
-
6.2.3 人行桥梁,桥面活荷载应按3.5kN/m2计算,
-
6.2.4 不设护栏的桥梁、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,必须设置宽
-
6.2.5 通游船的桥梁,其桥底与常水位之间的净空高度不应
-
-
-
7 园林建筑、园林小品
-
7.1 园林建筑
-
7.1.1 园林建筑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为依据,景观、游览
-
7.1.2 动物笼舍、温室等特种园林建筑设计,必须满足动物
-
7.1.2A 城市绿地内的建筑应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控制与利
-
7.1.2B 公园绿地应避免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,为雨水回补
-
-
7.2 围 墙
-
7.2.1 城市绿地不宜设置围墙,可因地制宜选择沟渠、绿墙
-
-
7.3 厕 所
-
7.3.1 城市开放绿地内厕所的服务半径不应超过250m。
-
7.3.2 城市开放绿地内厕所的厕位数量应按男女各半或女多
-
7.3.3 城市绿地内厕所必须通风、通水、清洁、无臭。
-
7.3.4 厕所应设防滑地面,宜采用脚踏式或感应式节水水龙
-
7.3.5 厕所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或景观水体,必须
-
-
7.4 园椅、废物箱、饮水器
-
7.4.1 城市开放绿地应按游人流量、观景、避风向阳、庇荫
-
7.4.2 城市开放绿地的休息座椅旁应按不小于10%的比例
-
7.4.3 城市绿地内应设置废物箱分类收集垃圾,在主路上每
-
7.4.4 公园绿地宜设置饮水器,饮水器及水质必须符合饮用
-
-
7.5 水 景
-
7.5.1 城市绿地的水景设计应以总体布局及当地的自然条件
-
7.5.2 喷泉设计应以每天运行为前提,合理确定其形式,并
-
7.5.3 景观水体必须采用过滤、循环、净化、充氧等技术措
-
7.5.4 城市绿地的水岸宜采用坡度为1:2~1:6的缓坡
-
-
7.6 堆山、置石
-
7.6.1 城市绿地以自然地形为主,应慎重抉择大规模堆山、
-
7.6.2 人工堆叠假山应以安全为前提进行总体造型和结构设
-
7.6.3 叠石设计应对石质、色彩、纹理、形态、尺度有明确
-
7.6.4 人工堆叠假山除应用天然山石外,也可采用人工塑石。
-
7.6.5 局部独立放置的景石宜少而精,并与环境协调。
-
-
7.7 园 灯
-
7.7.1 夜间开放的城市绿地应设置园灯。应根据实际需要适
-
7.7.2 园灯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,使园灯成为景观的一
-
7.7.3 绿地的照明灯,应采用节能灯具,并宜使用太阳能灯
-
-
7.8 雕 塑
-
7.8.1 城市绿地内雕塑的题材、形式、材料和体量应与所处
-
7.8.2 城市绿地应慎重选用纪念雕塑和大型主题雕塑,且应
-
-
7.9 标 识
-
7.9.1 指示标识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公共信息图形。
-
-
7.10 游戏及健身设施
-
7.10.1 城市绿地内儿童游戏及成人健身设备及场地,必须
-
7.10.2 儿童游戏场地宜采用软质地坪或洁净的沙坑。沙坑
-
-
-
8 给水、排水及电气
-
8.1 给 水
-
8.1.1 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各类设施的生活用水、消防用
-
8.1.2 绿地内天然水或中水的水量和水质能满足绿化灌溉要
-
8.1.3 绿地内生活给水系统不得与其他给水系统连接。确需
-
8.1.4 绿化灌溉给水管网从地面算起最小服务水压应为0.
-
8.1.5 给水管宜随地形敷设,在管路系统高凸处应设自动排
-
8.1.6 景观水池应有补水管、放空管和溢水管。当补水管的
-
-
8.2 排 水
-
8.2.1 排水体制应根据当地市政排水体制、环境保护等因素
-
8.2.2 绿地排水宜采用雨水、污水分流制。污水不得直接排
-
8.2.3 绿地中雨水排水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绿地功能,选择相
-
8.2.4 化工厂、传染病医院、油库、加油站、污水处理厂等
-
8.2.5 绿地宜利用景观水体、雨水湿地、渗管/渠等措施就
-
8.2.6 绿地内的污水、废水处理工艺,宜根据进出水质、水
-
-
8.3 电 气
-
8.3.1 绿地景观照明及灯光造景应考虑生态和环保要求,避
-
8.3.2 城市绿地用电应为三级负荷,绿地中游人较多的交通
-
8.3.3 室外照明配电系统在进线电源处应装设具有检修隔离
-
8.3.4 城市绿地中的电气设备及照明灯具不应使用0类防触
-
8.3.5 安装在水池内、旱喷泉内的水下灯具必须采用防触电
-
8.3.6 喷水池的结构钢筋、进出水池的金属管道及其他金属
-
8.3.7 室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、金属外壳、电缆的金属外
-
8.3.8 城市开放绿地内宜设置公用电话亭和有线广播系统。
-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