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通知
-
前言
-
1 总则
-
1.0.1为使上海市的城市排水泵站工程设计,符合国家和上海
-
1.0.2本规程适用于上海市市政工程的新建城市排水泵站,包
-
1.0.3排水泵站应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。抽送会产生易燃、易
-
1.0.4排水泵站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。抽
-
1.0.5雨水泵站应采用自灌式泵站。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
-
1.0.6排水泵站的大气环境应符合现行的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
-
1.0.7排水泵站防雷设施应符合现行的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
-
1.0.8排水泵站土建宜按远期规模设计,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
-
1.0.9排水泵站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、新材料和新设备,节
-
1.0.10排水泵站的设计,除应遵守本规程外,尚应符合现行
-
-
2 术语
-
2.0.1排水泵站drainage pumping sta
-
2.0.2合流污水泵站combined sewage pu
-
2.0.3合建式泵房integrated pumping
-
2.0.4格栅除污机bar screen 用机械的方法,将
-
2.0.5移动式格栅除污机mobile ranking m
-
-
3 泵站等级划分
-
3.0.1泵站的规模应根据上海市城市雨水系统专业规划、上海
-
3.0.2雨水泵站、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应根据设计流量分
-
-
4 站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
-
4.0.1排水泵站站址应根据排水系统的特点,结合城市总体规
-
4.0.2泵站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,应满足规划部门的要求,或
-
4.0.3泵站布置必须使进出水管水流顺畅,防止进水滞流、偏
-
4.0.4自灌式泵站应采用集水池与泵房合建。非自灌式泵站可
-
4.0.5泵站可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设置围墙。
-
4.0.6泵站室外地坪高程应高于附近地面0.1~0.2m,
-
4.0.7泵站内的道路布置应满足设备装卸、垃圾清运、操作人
-
4.0.8泵站的场地排水应结合道路和建筑物布置雨水口和雨水
-
4.0.9泵站盥洗室的污水应接入附近城市污水系统或污水泵站
-
4.0.10泵站的供水、供电、供气和通信应自城市相应系统接
-
4.0.11泵站的绿化率不应小于30%。
-
4.0.12在泵站内应设置垃圾贮存设施。
-
-
5 主要设计参数
-
5.1 设计流量
-
5.1.1雨水泵站的设计流量,应采用泵站进水总管设计流量的
-
5.1.2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,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最大时设计
-
5.1.3合流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。 1
-
-
5.2 水位与扬程
-
5.2.1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,应采
-
5.2.2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,应采用与进水管管顶
-
5.2.3当设计进水管渠为压力管时,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可
-
5.2.4雨水泵站内水泵的设计扬程,应由集水池水位与排出水
-
5.2.5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内水泵的设计扬程,应由集水
-
-
-
6 进水设施
-
6.1 进水管渠
-
6.1.1泵房应采用正向进水,其水流应避免涡流,保持流速均
-
6.1.2泵站前宜设置事故排出口和检修闸门。污水泵站和合流
-
6.1.3在雨水进水管沉砂量较多地区宜在雨水泵站集水池前设
-
-
6.2 格栅
-
6.2.1泵房的进水侧应设置机械除污设备。格栅井的设置,应
-
6.2.2格栅的总宽度不宜小于进水管渠宽度的2倍,或格栅空
-
6.2.3格栅井的宽度应比置于井内部分的设备宽度大80~1
-
6.2.4格栅除污机的形式应根据泵站用途、规模、栅渣量、栅
-
6.2.5格栅除污机栅条有效间隙应根据水泵进口口径、固体通
-
6.2.6除转鼓式格栅除污机外,格栅除污机安装角度可为60
-
6.2.7格栅除污机平台标高宜高于室外地坪0.2~0.3m
-
6.2.8格栅除污机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,并应考虑设备安
-
6.2.9格栅除污机平台临水侧必须设置防护栏杆,栏杆高度应
-
6.2.10格栅除污机上方应考虑安装与检修用的起吊设施。
-
6.2.11经格栅除污机截取的栅渣宜通过机械输送、压榨脱水
-
6.2.12栅渣输送宜采用螺旋输送机,输送距离在8m以上的
-
6.2.13输送机的出料宜通过压榨脱水设备处理后方可储存和
-
6.2.14格栅除污机、输送机及压榨脱水机的进出料口宜采取
-
6.2.15电气控制箱与控制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: 1电气控
-
6.2.16格栅除污机、输送和压榨脱水设备的配套电动驱动装
-
6.2.17格栅除污机、输送机和压榨机应根据不同材料分别进
-
-
6.3 闸门
-
6.3.1排水泵站内应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闸门。闸门应配置启
-
6.3.2闸门应符合下列规定: 1闸门应采用明杆升降型。安
-
6.3.3闸门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: 1闸门井宽尺寸B不应小
-
6.3.4启闭装置应遵守下列规定: 1闸门口径不大于600
-
6.3.5闸门电气控制箱与控制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: 1电气
-
6.3.6闸门与启闭机应根据不同材料分别进行防腐蚀处理。
-
-
6.4 集水池
-
6.4.1集水池的有效容积:雨水泵站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
-
6.4.2大型以上合流污水泵站的集水池面积,应接管网系统中
-
6.4.3集水池内应无涡流滞流,保持水流顺畅。进入集水池的
-
6.4.4集水池内水泵吸水管应按中轴线对称布置,各水泵吸水
-
6.4.5水泵吸水管喇叭口设置位置应满足水泵运行的技术要求
-
6.4.6集水池设计最低水位,应满足所选用水泵吸水头的要求
-
6.4.7污水泵站集水池池底应设集水坑,坑深宜为500~7
-
6.4.8集水池内应设水位仪,信号应传输至控制室。仪表的位
-
6.4.9集水池应设冲洗装置。
-
-
-
7 泵房设计
-
7.1 水泵配置
-
7.1.1水泵应选用经过鉴定的、成熟的定型产品。采用新研制
-
7.1.2有多种泵型供选择时,应对水力性能、构件材料、配套
-
7.1.3选用的水泵应满足平均扬程时在高效区运行;在最高扬
-
7.1.4雨水泵站内的水泵型号规格宜相同,台数不应少于2台
-
7.1.5污水泵站内的水泵型号规格宜相同,工作泵台数不应少
-
7.1.6合流污水泵站内的水泵可参照7.1.4和7.1.5
-
7.1.7雨水泵站可不设备用泵。
-
7.1.8立交道路的雨水泵站必须设备用泵。
-
7.1.9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应设备用泵,当工作泵台数不
-
7.1.10采用电动机变速或叶片可调式水泵来调节水泵流量时
-
7.1.11多级串联的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内的水泵,应考
-
7.1.12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取1.0~1.5m/s。出
-
7.1.13非自灌式水泵应设引水设备。小型水泵可设底阀或真
-
-
7.2 泵房、水泵间
-
7.2.1泵房布置应根据泵站总体布置、周围环境、地质资料、
-
7.2.2水泵布置宜采用单列排列。其间距应满足水泵特性、机
-
7.2.3泵房各层层高,应根据水泵机组、电气设备、起吊装置
-
7.2.4水泵机组基础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000mm。机组外
-
7.2.5水泵机组的基座,应按水泵要求配置,并应高出地坪1
-
7.2.6水泵间与电动机间的层高差超过水泵技术性能中规定的
-
7.2.7相邻两台泵的中间轴承支架横梁,应分别设置。当轴承
-
7.2.8泵房应有2个出入口,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最大部件进出。
-
7.2.9大型以上泵房内的主要扶梯,宜用钢筋砼结构,宽度不
-
7.2.10当泵房为多层时,楼板应设吊物孔,其位置应在起吊
-
7.2.11潜水泵上方盖板的吊装孔应设密封措施。
-
7.2.12立式泵的水泵间或卧式泵的泵房,其室内地坪应设集
-
7.2.13水泵因冷却、润滑和密封等需要的冷却用水一般接自
-
7.2.14水泵间应设给水龙头、洗涤盆、照明设备和低压安全
-
-
7.3 电动机间
-
7.3.1立式泵的电动机间或卧式泵的泵房,其主通道宽度不宜
-
7.3.2电动机间的大门宽度应大于室内最大部件500mm。
-
7.3.3电动机间楼板必须考虑水泵运行和机组检修时的荷载。
-
7.3.4立式泵电动机间的基座孔,必须按水泵尺寸确定。在该
-
7.3.5电动机间起重设备应根据需吊运的最重部件确定。起重
-
7.3.6电动机间高度应根据设备高度和起重设备起吊条件决定
-
7.3.7电动机间的窗面积不宜小于室内面积的20%。行车梁
-
7.3.8电动机间地坪应铺装不起尘材料,内墙面应刷涂料。
-
7.3.9电动机间的噪声不得大于85dB(A)。
-
-
-
8 出水设施
-
8.1 出水管及压力井
-
8.1.1水泵出水管应接入压力井或敞开式出水井。
-
8.1.2出水管转弯角宜大于135°,转弯半径宜大于2倍管
-
8.1.3污水泵出水管与压力井相连时,出水管上必须安装止回
-
8.1.4水泵进出水管宜安装伸缩节。
-
8.1.5出水压力井的盖板必须密封,所受压力由计算确定。水
-
8.1.6敞开式出水井的井口高度,应满足水体最高水位时开泵
-
8.1.7泵站岔道应有防止出口水体倒灌的措施。
-
8.1.8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应设试车水回流管,出水井通
-
-
8.2 泵站出水口
-
8.2.1雨水泵站出水口的水流不得冲刷河道和影响航行安全,
-
8.2.2泵站出水口应设在桥梁的下游段。出水口和护坡结构不
-
8.2.3泵站出水口处应考虑消能装置,并设警示牌、警灯和警
-
-
-
9 电气设计
-
9.1 一般规定
-
9.1.1泵站的电气设计必须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实施方案。
-
9.1.2泵站的电气设计应结合供电局提供的供电方案进行。
-
-
9.2 负荷计算
-
9.2.1泵站应有负荷计算,宜采用需要系数法。
-
9.2.2泵站计量侧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.9以上。
-
9.2.3泵站的水泵电机应采用长期工作制,功率应按电机额定
-
9.2.4变电所或配电所的计算负荷,应为各配电干线计算负荷
-
-
9.3 负荷性质与供电方式
-
9.3.1排水泵站供电负荷应为二级负荷;特别重要的泵站必须
-
9.3.2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,宜由两回路供电,两路互为备用
-
9.3.3一级负荷应两个电源供电,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,另
-
9.3.4供电方案(包括供电电压、电源、短路容量、继电保护
-
9.3.5重要供电装置应设UPS(EPS)电源。
-
-
9.4 主接线
-
9.4.1 35kV双电源进线宜采用内桥接线。
-
9.4.2 10(6)kV和0.38(0.66)kV母线宜
-
9.4.3 10kV直配电形式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。
-
9.4.4 lOkV户内成套变电所宜由二套进线、电压互感器
-
-
9.5 变压器设置
-
9.5.1变压器宜配置二台,型号和容量宜相同。变压器容量宜
-
9.5.2变压器容量应根据泵站的总计算负荷以及机组起动、运
-
9.5.3站用电变压器宜采用二台,按可能出现的最大站用电负
-
9.5.4 10(6)kVO.4kV的变压器联结组标号宜选
-
-
9.6 主泵电机和容量
-
9.6.1电机台数的确定宜与单母线分段接线匹配,并使每段排
-
9.6.2主泵电机的容量应按水泵运行可能出现的最大辅功率与
-
9.6.3 主电机的型号、规格和电气性能等应经过技术经济比
-
9.6.4 10kV电源直配供电时,电动机额定电压宜采用1
-
-
9.7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
-
9.7.1设备选型应注重性能和节能,严禁使用国家已经公布的
-
9.7.2选用的进口设备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相关标准。
-
9.7.3工程应选用成套定型控制设备,选用时应遵守下列原则
-
9.7.4高低压配电装置选型应综合考虑节约占地、控制投资、
-
9.7.5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应遵守下列规定: 1高压电机应采
-
9.7.6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的型式。
-
-
9.8 布置
-
9.8.1降压变电站应采用户内型布置。
-
9.8.2降压变电站的位置应深入负荷中心,按电源进出线方便
-
9.8.3布置形式应遵守下列规定: 1总降压站的高压开关柜
-
-
9.9 继电保护
-
9.9.1各类型继电保护设置原则应符合现行的《电力装置的继
-
9.9.2继电保护应确保可靠性、选择性、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
-
9.9.3断路器台数较少时,宜采用交流操作的继电保护。
-
9.9.4断路器台数较多、负荷级别较高时,宜采用直流操作的
-
9.9.5继电保护应选用国家规定的合格产品,宜选用智能保护
-
9.9.6对单相接地故障,当接地电流大于5A时,应装设有选
-
-
9.10 按地与防雷
-
9.10.1接地系统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: 1泵站应有工作接
-
9.10.2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,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
-
9.10.3泵站采用独立接地系统时,其接地电阻数值应根据各
-
9.10.4泵站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多级防雷设备: 1在建筑物
-
9.10.5泵站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应按下列规定: 1应利用
-
9.10.6监控系统必须采取接地和防雷措施。
-
-
9.11 照明
-
9.11.1泵站应设置正常工作照明和安全应急照明,并应符合
-
9.11.2照度应遵守下列规定: 1主泵房和辅机房的最低照
-
9.11.3室外照明线路应与室内照明线路分开供电。
-
9.11.4照明系统中单相超过30A时,应以380/220
-
9.11.5三相照明线路各相负荷的分配,宜保持平衡,在每个
-
9.11.6照明配电线路截面应满足配件功耗、功率因数和谐波
-
9.11.7插座回路应装设漏电保护开关。
-
9.11.8在TN-C系统中,PEN线严禁接入开关设备。在
-
9.11.9泵站照明宜采用T 5 型直管荧光灯、稀土(三基
-
9.11.10配电室内裸导体的正上方,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
-
9.11.11在配电室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时,灯具和裸导体的
-
9.11.12照明配电箱中心线可离地1.5m安装,开关、风
-
9.11.13开关应安装在入口处门框边10cm友右的墙上,
-
9.11.14配线宜采用BV铜芯塑料线穿电线管暗敷,每管不
-
-
-
10 监控
-
10.1 仪表配置
-
10.1.1仪表配置应根据自动化程度、监控系统设施、工艺流
-
10.1.2泵站仪表应有4~20mA、DC信号或总线(通信
-
10.1.3泵站应按需选择下列在线仪表,所有的材料和设备应
-
10.1.4泵站变配电设备的监控信号应与监控系统要求一致。
-
10.1.5主泵应按其能力和需要配置下列传感器及相应仪表。
-
-
10.2 监控
-
10.2.1城市排水泵站必须考虑监控的设计。监控系统应根据
-
10.2.2泵站临控设施应有监视、控制、报警和通信功能。泵
-
10.2.3泵站控制应具有手动和自功(遥控)二种功能。泵站
-
10.2.4仪表电源应做到安全可靠,留有扩展裕量,宜采用专
-
10.2.5泵站应设RTU/PLC作为监控系统主要设备,泵
-
10.2.6控制室要求应根据泵站规模、自动化水平等因素确定。
-
-
-
11 计量、安全与环保
-
11.1 计量
-
11.1.1大型以上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,宜设置自记雨量
-
11.1.2单独设立的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,应设置流量计
-
11.1.3污水计量可采用电磁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等。污水
-
-
11.2 防火安全
-
11.2.1建筑防火应遵守下列规定: 1主泵房、配电室、电
-
11.2.2站内电气线路应符合现行的《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
-
11.2.3灭火器的装置应符合现行的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
-
-
11.3 除臭
-
11.3.1位于居民区和重要地段的泵站,其格栅井及污水敞开
-
11.3.2除臭可采用生物除臭装置、活性炭除臭装置和化学除
-
11.3.3除臭装置配套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,风机电动机防
-
-
11.4 通风
-
11.4.1自然通风条件差的地下式水泵间应设机械送排风综合
-
11.4.2机械通风换气次数应为5~10次/h,通风换气体
-
11.4.3自然通风条件一般的地下式水泵间或地面层泵房,宜
-
11.4.4自然通风条件一般的地下式泵房或潜水泵房的集水池
-
-
11.5 H2S检测
-
11.5.1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必须配置H2S检测仪。
-
11.5.2泵站内设置的在线式H 2 S检测仪,其信号应传
-
-
11.6 防腐蚀
-
11.6.1泵站内设置的栏杆应采用防腐蚀材料。
-
11.6.2泵站内设在户外的各种盖板和扶梯,宜采用抗老化、
-
11.6.3泵站场地的灯杆和灯具应采用防腐蚀材料。
-
-
-
12 附属建筑
-
12.0.1排水泵站的附属建筑组成及面积,应根据泵站规模、
-
12.0.2生活、生产附属建筑应设在当地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
-
12.0.3值班室宜邻近电动机间和控制室。面积不宜小于12
-
12.0.4盥洗室应设置抽水马桶、洗涤盆和淋浴器。面积不宜
-
12.0.5厨房应设电饭煲、微波炉和冰箱。面积不宜小于4m
-
12.0.6工具间应根据维修和管理内容确定。面积不宜小于4
-
12.0.7会议室面积应按定员和需要确定。
-
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
沪建建[2003]第321号
关于批准《城市排水泵站设计规程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
各有关单位:
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的《城市排水泵站设计规程》,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,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,其中1.0.3、1.0.4、4.0.1第1款、7.1.8、9.3.3、9.8.3第1款2、5项、9.8.3第5款、9.10.6、9.11.8、9.11.10、11.2.1第1款、11.4.1、11.5.1为强制性条文。
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-22-2003,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。原《雨水泵站设计规程》(DBJ08-22-91)和《污水泵站设计规程》(DBJ08-23-91)同时废止。
该规范由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负责组织实施,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负责解释。
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
二OO三年五月十五日